家居卖场已进入过饱和状态,为何大型卖场仍在扩张

时间:2019-08-25 09:03:04  来源:网络整理   www.pphome.com.cn

不久前,居然之家在西安市场的又一个新卖场正式开业运营。而在此很久之前有专家分析:家居卖场已进入“过饱和”,既然如此,为何大型卖场仍在扩张?

其实早在2010年之前,中国家具协会就曾发出过国内家居卖场面积增长过快,已经出现“过饱和”的警告。事实上,在那以后,陆续出现了北京东方家园、百安居、家得宝等连锁家居卖场或关门倒闭,或收缩门店等事件,甚至连多年扩张的红星美凯龙也在广东折戟沉沙,关闭了一家重要门店。

近两年,在市场终端,一边是大型连锁卖场的不停扩张,一边是卖场招商遇阻遗憾撤场,建材家居行业正面临洗牌和调整,尤其随着互联网在建材家居领域的不断发展,家居建材卖场也被经销商唱衰,有经销商直言:卖场将不断减少,甚至逐渐被淘汰。

当前,卖场的营销力及渠道开拓力成为经销商决定是否入驻的重要条件。

 

家居卖场规模化确实遇阻

2012年前后,建材家居卖场的扩张步伐进入快车道,各个卖场开始“攻城掠地”。比如从1999年的一个小型建材卖场做起来的连锁卖场品牌居然之家,在2012年的门店总数为50家,此后,居然之家的门店扩张步伐开始加速,2014年超过100家,2017年底超过200家。截至2018年6月,已经开业或签约的门店总计已超过400家。

除了连锁卖场,本土卖场品牌新建分店的数量也持续增加,西安大明宫建材家居城在四年内完成了东西南北中的市场布局,成为当地市场的首选卖场品牌,即便是强势的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大型连锁卖场也略显劣势。近几年,在房地产调控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全国建材家居卖场的销售额整体上是在不断下降的,尤其是2017年一年就下降了22.60%。蛋糕小了,就意味着吃蛋糕的人中必然会有人出局。

 

饱和状态从一二线城市逐渐转移到五六线小城市?

西南地区的一座地级小城市,按分类来说至少得五线、六线以后了,竟然连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这样的大型家居卖场都齐全,加上不少本地的家居卖场,粗略估计总面积有数十万平方米。西部的一座小县城,人口不过十来万,也拥有红星美凯龙这样的连锁大卖场和无数本土家居卖场。家居卖场的“过饱和”,已经从一、二线大城市,蔓延到了四、五、六线中小城市甚至小县城。

国内最知名的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家居连锁大卖场,最近几年启动了一场高速扩张运动。资料显示,目前这两大家居连锁巨头,每家的门店都超过了200个,而且他们的发展计划是未来几年达到1000家甚至更多。按照中国有2862个县来计算,每两个县城都能摊到一家以上。这还不包括其他的连锁卖场品牌和许许多多的本地家居卖场。

以前,家居卖场的布局和购买逻辑是,乡镇的消费者到县城买家具,县城的到市区购买,市区的到省会或一、二线城市购买。而现在,县城就已经有很多的家具卖场,他们不会再到大城市去购买家居产品,必然会影响到大城市的销售。因此,家居卖场的“过饱和”从一、二线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发展,最后影响的,还是大城市。

 

卖场“傍大款”布局新零售智慧店

有数据显示,中国建材家居市场规模已达5万亿,2018年开始全国建材家居市场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此外,建材家居卖场企业推出智慧店、新零售店面的发展模式:

2018年初,居然之家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将卖场全面数字化,实现消费者选择装修材料的场景重构和体验升级。6.18期间,居然之家以北京世纪金源店为试点,与天猫共同打造智慧门店,双方在客户引流、数据共享、供应链嫁接等方面开展合作。

2018年6月,曲美家居也与电商巨头京东联手进军新零售,将曲美家居亚运村店重装为曲美·京东生活体验馆,据了解,开业之后的日均销售额较以前提升了53%。

建材家居卖场与电商巨头的跨界融合促使卖场门店形成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对于卖场而言,在传统销售渠道及经营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电商企业的数据和技术支持,势必让传统的建材家居卖场与消费者距离更近,也将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购物体验和服务,有品牌商认为,这种新型门店形态将提高传统家居卖场的销售效率,通过精准的大数据分析为客户带来更精准的服务,同时也为新的商业模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卖场多元化转型

作为建材家居产品的重要展示销售平台,卖场的营销力和渠道拓展力是品牌商户决定是否入驻的关键因素,卖场传统的租赁门店的经营模式也显得越来越被动,主动为商户带客流、找渠道成为大部分卖场的转型方式之一。

比如有的卖场通过与地产公司建立合作,促成商户与业主的成交,还有卖场则通过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为消费者带来付款方式的便利,刺激消费、带动销量。

事实上,除了营销渠道方面的转型,在业态方面,各大卖场也期望通过跨界的方式增加客流量,装修材料的建材家居产品关注度低、消费频次低,一些卖场则将生活品类与建材家居产品放在同一卖场,以消费频次高的产品吸引消费者,提高品牌在市场认知度。

然而,在类似的卖场中,效果并不理想,消费者在进行生活用品采购时并不会到建材区,反而显得建材门店有些冷清。

除了卖场招商遇阻遗憾撤场、家居卖场进入“过饱和”,家居卖场市场销售额也连年下降,无论哪一方,家居卖场的危机不容小觑。越早正视危机,危机爆发带来的伤害就越小。


  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有效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

感兴趣? 更多分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