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家居新业态的竞争格局,新零售的模式传播,80、90后消费群体势力的崛起以及新的消费习惯,让家居行业悄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整装,是近几年来足以让全行业随之改变的重大概念之一,无论是传统家装企业,互联网势力,跨界巨头还是资本力量,几乎无一例外围绕着“整装”这一个聚焦点做文章下功夫,试图撬动家装这块“蓝海”蛋糕。
然而,整装仅仅是一个昙花一现的趋势呢,还是一个猪都能飞起来的风口呢?
《中国家装行业发展状况报告》表明:整装概念和实践其实在家装行业运作了多年,但始终不温不火,未能成为市场的主流,平米计价、套餐计价、整包报价,包清工、包辅材、包主材乃至包全部家居用品,这种类整装模式在市场始终既不叫好也不叫座。但是随着新零售的时代来临,整装趋势一下子爆发,呈现井喷之势势不可挡。
整装趋势变化莫测,本质离不开几个端
消费者端:也就是行业人称呼的C端,其是整装的消费大军,由于其独有的消费特性,直接影响整装未来的发展走势。
导购端:家居行业由于各种特殊原因,产业链长,服务周期长,环节不成熟,IT信息技术落后,无法像互联网一样快速便捷,还是需要靠人去服务和沟通。
设计端:以前基本都是CAD图纸,需要依靠设计师的专业能力,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设计工具,出效果图方案更加高效便捷,降低对人专业能力的依赖。
生产端:所见即所得,所见即所产,效果图方案里面的东西不光能设计出来,还需要能买到,设计出来的柜体定制的部分最终要能落地生产。
物流安装端:大件货物的运输与安装的体系搭建。
供应链端:原材料端的输出,供应链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整装的实现水平。
家居已经结束了部落的状态,即将进入七雄争霸阶段:家装派,房地产派,全屋定制派,服务派(仓储物流安装),互联网商派,卖场派,跨界巨头派。
现阶段角逐整装的几股力量
房地产:房地产开发公司作为上游,是所有流量的源头。万科,恒大的精装房,从精致家装到精致生活的策略截走大部分的流量。
装修公司:实创装饰的完美家装升级版、业之峰装饰的全包圆、天地合家装的全屋整装、天盛装饰的68000元精装套餐等等,为年轻一族提供“标配化”家居解决方案。
全屋定制:2017年年底定制家具市场的规模轻松越过900亿,定制家具在家具行业市场份额约为20%,欧派的大家居,百得胜小家居,诗尼曼首家智慧整装体验店,尚品宅配推出HOMKOO整装云,东鹏发布“整装产品包”,惠达卫浴的惠达整装战略试水,欧神诺整装事业部布局,集中资源发力,等待厚积薄发。
互联网家装:开启深度变革,爱空间,家装e站等一批互联网装修新势力新思维的崛起,尤其是爱空间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是20天工期、699元/平方米的标准化套餐,引爆了家居行业。经过几年的打磨,开始推动家装行业供给效率的转变,进行精细化的运作。
服务派(仓储物流安装):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痛点,也涌现了很多优秀的互联网物流公司(如海尔的日日顺,美乐乐家居物流,京东物流,苏宁物流,广州一智通等)和互联网安装平台(万师傅,居家通,红背心等)
跨界巨头派:阿里巴巴,京东,苏宁,小米,58的破局分羹(阿里巴巴投资居然之家,京东京造,苏宁极物,小米有品,58到家)
未来的整装模式类型
巨无霸型:从施工到软硬装进行全面融合和风险把控,这点对企业的要求太高,不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方面,就目前形式而言,此路满地荆棘。
整合资源型:品牌联盟,资源互补。此路可行,但是对不同企业的执行力和利益分配存在挑战。
核心辐射型:主链条+众包服务,比如只做软装类,硬装施工类战略性外包。此种对外包的管控力和售后服务的把控力要求严格。
轻量化平台型:类似垂直家居的淘宝,只做平台撮合,不做任何交易。
不管是目前角逐的几股力量会平分秋色,还是未来可能出来的几个类型笑傲江湖,实行整装模式犹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整装,不是单纯的1+1+1模式,也不是多个产品简单的整合在一起,其对交付端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包括在反应时间、施工规模、材料配送、施工效率、工地管理、施工品质等各个方面,尤其在交付能力和交付效率的提升,是决定整装市场发展空间和速度的根本。
如今几年,几大关键词始终贯穿行业:整装、全屋定制、标准化、软装……面对供给侧改革和消费者升级的大潮,究竟谁能成为王者,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整装,它应该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有品质,高质量的生活方式,新零售时代的整装将会被赋予更多的功能和意义。
长租公寓的甲醛问题能否根治?记者从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租赁产业分会获悉,经住建部批准,《租赁式住房装修技术规程》已开始起草、预计明年上半年发布。这份标准将对目前长租公寓、民宿短租和共享办公空间的装修技术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对于装修污染问题,标准也将从控制污染源头和装修过程、治理以及租户使用习惯等角度做出明确规范。
甲醛背后:装修公司跟不上扩张脚步
区别于老百姓自家的装修方式,长租公寓一般都采取“快装”“速装”的方式。5到25天就能装好一套房。
近期的甲醛风波中,长租公寓这种装修方式备受诟病。租户们认为,长租公寓迫于成本的压力,迅速装修后立刻出租,缩减房源空置期,却牺牲了租户的健康。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租赁产业分会秘书长杨春雨分析,除了有一些企业迫于成本压力、降低装修品质外,更重要的是整个装修行业都难以避免的污染难题。
不仅如此,长租公寓的装修企业,已经跟不上长租公寓扩张的步伐。他介绍,较大的装修企业很少会投入到长租公寓的速装中,给长租公寓做装修的企业往往管理水平相对低,间接影响装修品质和效率。同时,行业里也缺少经验和相关标准规范,导致租赁式住房在健康、环保、安全、质量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对租赁运营企业和租客都产生了不良影响,影响和制约了行业发展。
标准起草:强调治理分短期和长期
甲醛风波发生后,自如方面有过承诺:升级板材、下架房源待检测合格后再上架、首次出租房源空置30天。
但在业内看来,这样的治理措施只是暂时性的。“人造板的甲醛释放时间是3年到15年,会随着温度、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分析,当前季节甲醛释放较少,但在夏天、或者冬天供暖后,甲醛释放就会增多。
这也就意味着,经过治理后空气检测虽然合格了,后期伴随着气候等条件的变化,甲醛等污染物依然有可能超标。宋广生也表示,目前检测和治理单位准入门槛低,鱼龙混杂,检测结果和治理效果也有偏差。
为此,编制中的行业标准《租赁式住房装修技术规程》,对于装修污染控制有格外重要的表述。除了将从源头上减少有污染材质的使用、装修过程中对工艺细节进行把控外,专门强调了治理分为短期治理和长期治理:短期通过氧化剂的方式,短时间内较为有效;经过短期治理后,污染物仍然存在,则需要诸如封闭堵孔等长期措施。
此外,标准中还会提醒租户:即使屋内进行过空气治理并检测合格,也要养成开窗通风的生活习惯。“租户家中也可以使用一些具有除甲醛功能的空气净化器;一些老款净化器可以尝试更换能除甲醛的滤芯。”宋广生说。
专家支招:长租公寓推广装配式装修
面对空置房源、升级板材、空气治理都无法根除的现状,究竟有没有好的法子能够尽量减少装修污染呢?
杨春雨介绍,目前行业也都在寻找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替代传统装修方式,希望解决装修污染问题。比如,装配式装修。
简单而言,装配式装修就是把地板、墙板等装修部件提前在工厂中预制出来,到现场进行拼装。在北京,大批公租房已经率先尝试这种装修工艺,本市关于装配式装修的地方标准不久前也启用实行。
北京装配式装修地方标准的一位起草人解释,以公租房装配式装修为例,选用了大量的无机物材料,污染物少;同时,装修时以“拧螺丝”这种物理连接为主,尽量少用水泥砂浆和胶。这样可以尽量减少装修污染。
但在长租公寓推广装配式装修工艺也面临着难题。杨春雨说,装配式装修还没有形成十分完备的供应产业链,材料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相对较高,“目前协会方面已经组织相关企业和专家对长租公寓的装配式装修进行研究,解决供应链问题,新的标准中就有大篇幅专门表述。”
记者了解到,《租赁式住房装修技术规程》目前正在起草阶段。第一稿有望在今年底、明年初起草出来,预计明年上半年正式发布。
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有效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