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建材市场被疏解成为常态,留下的家居市场抓紧转型升级

时间:2019-08-10 15:00:11  来源:网络整理   www.pphome.com.cn

近一周来,北京两个老牌家居市场——爱家家居西四环店、玉泉营建材市场灯具体验馆相继闭店腾退。今年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继续进行,北京市发改委4月公布,截至今年年底,将完成90个传统商品交易市场的关停清退、改造升级和疏解转移。除了动批、大红门、雅宝路等老市场,其中也不乏家居建材市场。

 

清退兼顾商户安置与消费者售后服务

8月24日,位于海淀区四季青桥附近的爱家家居西四环店正式闭店,进入为期一年的“升级改造”期,改造后市场是否仍做家居建材业态,暂时没有确定。无独有偶,位于丰台区玉泉营的玉泉营建材市场灯具体验馆于8月25日全部清退。据悉,此次腾退的是玉泉营建材市场南侧两厅——灯具体验馆,而北侧的建材厅仍照常营业。

据有过腾退疏解经历的一些家居卖场负责人介绍,家居卖场接到市、区、镇各级政府的疏解通知,卖场方会及时通知商户,处理商品、腾空展位及人员安置。一般采取免收减收退还租金,对签了合同交了租金但是尚处装修状态或者刚开业不久的,退还租金押金。对合同没有到期,如果卖场方还另有其他市场的,就搬迁一部分商户到另外的市场。

比如,2017年腾退的京开五金建材批发市场整体疏解搬迁至河北高碑店新址,原市场80%的商户也跟着市场一起转战高碑店;家和家美酒店用品市场疏解后,部分商户搬到了家和家美红木第一城打造的酒店用品设计定制中心继续经营;此次爱家家居西四环店的部分品牌商户搬迁至爱家家居来广营店。而针对在闭店前刚刚购物的消费者,卖场方也通常会承担售后服务。

 

家居建材市场被疏解成为常态

关停清退成为近三年来,北京家居建材市场的常态。家和家美集团董事长田耘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从2016年至今,家和家美旗下共有三家市场被疏解,总计疏解面积5万平方米。据北京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6年,北京市疏解关停的知名建材市场多集中在海淀区,包括:万家灯火家居装饰市场、金五星建材市场、小营建材市场。

2017年,海淀区、丰台区、朝阳区、大兴区、通州区成为疏解建材市场的重点区域,包括拆除集美家居定慧桥店南侧区域低端产业用房;搬迁了位于西三旗的金隅涂料、天坛家具厂等一批传统企业;疏解新宫村盛泰朝龙建材市场、和义五金机电城、京开五金建材批发市场、大兴兴华、五环中廉、光辉伟业、吉星德亿家居广场、绿馨建材市场、北京亿客隆西四环五金水暖建材批发市场、亿客隆建材市场、来广营建材市场、大洋路板材市场、小武基建材市场、东百发建材市场、位于管庄乡杨闸村的“陶瓷一条街”和杨闸家具城、京东运乔建材城市场。

对此,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装饰装修委员会秘书长张仁表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环保压倒一切。疏解整治促提升,“腾笼换鸟”恢复首都北京历史风貌,限制性发展,减量发展是大势所趋。家和家美集团董事长田耘也表示,企业顾全大局,服从政府的疏解安排,起到社会责任的担当,平稳解决了入驻商户的清退等多项难题。

 

“留下”的家居市场转型升级增加新业态

通过以上被疏解的家居建材市场的名录,可以感受到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进程逐年加快,北京市老牌家居市场面临了一些困难,但是也以此为契机纷纷转型,其目标客户群越发清晰,自身特色越发鲜明。不断改造硬件设施、完善各项服务、提升客户体验,成为吸引众多商户追随,吸引消费者莅临的法宝。

比如,居然之家确立的大消费战略正在成为全新争夺点,截至今天,我们看到,居然之家已经顺利完成在进口食品超市、院线、餐饮、儿童娱乐、体育健身、居家养老、数码智能等大消费领域的布局。而集美家居卢沟桥商场也已彻底转型,引进餐饮、影院、早教、娱乐、健身等生活类综合业态,变身为商业消费综合体。

城外诚家居广场的功能、定位也有所改变,通过建设DXD设计中心,成为南城地区家居设计的又一亮点。家和家美集团董事长田耘也给家居企业指出一条未来发展的路径:当前形势下,企业必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以创新态度提升现有业态,服务、管理均要提升质量,资本投向带有文化内涵、科技含量的经营业态,提升抗风险能力。家居卖场转型为混合业态的购物中心,工厂企业可以开办规模小于市场的品牌店,搞定制服务。同时要关联电子商务,做到线上线下结合发展。

每年年初,家居行业几乎都会吹起一阵“涨价风”。受去年市场政策的影响,去年年底,市场上似乎已经出现了涨价的苗头。而今年行业是否会普调价格,价格上涨的诱因等成为了行业、消费者格外关心的问题。

“涨”声并非空穴来风在经济发展新阶段,对家居建材行业的要求会更加严格。符合生产要求、适应市场政策成为了家具制造企业的必备条件,同时也将加速家具行业的深度洗牌。涨价潮今年2月1日起,会有5%-8%的小幅度价格上调。”TATA木门副总经理表示,这种涨幅与往年相比,还算平稳,而导致价格上调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原材料成本上涨、物流成本增加以及工艺设备的调整更新。

家具行业协会会长告诉家居行业作为资源密集型产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常与上游原材料有着密切的关联。“特别是近年来,木材、钢材、海绵、 皮革、胶粘剂乃至五金等原辅材料以及包装材料等价格全面上涨,交通运输成本也节节攀升。”表示,加上人力成本的不断提升,都对家具制造业带来了直接 影响。“在市场政策及原辅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倒逼下,中国家具进入了洗牌时代。”他说,家具产业将不得不面临一系列的升级和转型。 

具体来说,今年木材仍然短缺,原木售价已经提升了5%-10%;国产人造板的价格也从2015年一路上涨,经历了多达4次的大幅度调价;家具产品所用的皮 革,去年最大涨幅达到了历史最高点30%;纺织面料涨幅相对较小,约为5-10%;而涂料和胶粘剂的价格也上浮了5%-10%“更令企业头疼的是运输成本的上涨。

表示受运输新政策的影响,据计算,在物流方面,运费单价或将上调33.6%左右。在运输成本方面,TATA木门副总经理深有感触。“TATA木门产品安装使用的胶,在物流运输方面就存在困扰。”他表示,单这一项原材料的运输,就令成本翻了将近3倍。越来越高的环保要求,也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具产品价格的变动上涨的成本会否转嫁给消费者原辅材料价格上涨、运输成本提高的背后,是各个企业成本的无限增加。而通常情况下消费者更关心的是,企业上涨的成本会不会从产品价格方面转嫁到自己身上。当前家居行业正处在向高附加值制造、智能制造的转型关键期,需要强大的资本积累来支持表示,虽然企业的盈利空间变小,转型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是若能合理、积极地进行协调,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价格上涨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的种种影响。 

 

事实上,每年进入到12月,家装行业通常都会出现涨价势头。据了解,近日多家家装公司对外发布了企业调价公函,将现有产品在原有价格基础上进行了小幅度上调,也有一些产品的价格保持不变。一 装修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涨价是必然的,装修环节的各个要素都在涨价,那么家装产品的价格自然也会相应上调。”而真正的价格调整一般会在十二月中下旬和 元旦过后,对消费者来说,虽然整体价格稍有提升,但企业在政策影响之下,会积极更新、升级自有生产设备,将环保概念更多地应用到产品中,这样一来,消费者 在家装过程中所使用的产品也会更加环保、安全。 

有业内人士建议有装修计划的消费者,若想从容应对“涨势”,可以通过先缴纳定金的方式,提前锁定主材、家具的价格;同时在品牌的选择上,也要尽量选择有实力的大品牌,这样在后续的施工、售后服务方面也会更有保障。 

除了价格方面,消费者也应适度关注家具产品的供货期。受去年相关政策影响,一些企业在供货期方面也存在“痛点”,市场上不乏“有钱却缺货”的声音。“去年新 推出的肌肤系列产品生产周期是15天,加上物流时间,一般控制在25-35天到货。”TATA木门副总经理表示,虽然企业的供货周期在去年受到了一些 影响,但目前已基本回到正轨。

企业急需“破局”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处境,发掘自身痛点,才能“对症下药”,以新思路、新方法谋求新的出路。

“在成本上涨的大背景下,企业破局最简单的方法是随行就市。”家具协会会长说,在日趋严峻的形势下,企业应当从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从而找到解决对策。

 

生产方面,企业应当走精细化、智能化的路线,有效利用资源,改善质量。“智能制造是家具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必然。”告诉,家具制造业应当逐渐从劳 动密集型产业中脱胎换骨,慢慢成为一个智慧产业。而精益的生产改造能够帮助企业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原材料、人工成本等方面的浪费,从而拉平成本 上涨带来的冲击。

“企业的定位始终都是生产‘小而美’的产品。”TATA木门副总经理说,企业定位虽然一直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是在生产工艺上做了调整,未来产品将更加环保,细节也将做的更到位。

此外,优质完善的服务也是企业从大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必备条件之一。不少企业表示,产品的价值需要通过成功销售来实现,终端售价的上涨会与消费预期相背离,进而导致销售不畅。“在提价不可避免的状况下,通过培训等手段强化服务意识,用更多方式增强品牌与市场的粘性,可以在目前的市场状态下激发消费者潜在的消费 能力。”如是说。

事实上,严苛的市场环境对企业来讲,或许也是一种机遇。例如应对物流上涨,倒逼企业优化运输系统;应对产业结构调整,也使企业不得不更加关注转型升级。大浪淘沙之后,留在市场上的企业必定经受住了考验,产品质量自然也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作为与上下游产业链密切关联的产业,家具企业要打造优质的产品离不开多方面的支持和把控。但无论市场形势如何,企业都不能失去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在此之上,也更要从多个环节寻求出路。


  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有效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

感兴趣? 更多分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