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家居:B端市场目前更有盈利可能,C端用户习惯有待养成

时间:2019-08-06 15:00:15  来源:网络整理   www.pphome.com.cn

今年年初,家居零售巨头宜家试点推出了“家具租赁”业务,并表示明年将在中国推广。此事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记者了解到,2017年共享经济最盛行时,市场上曾涌现出一批共享家居APP,包括租立方、Dome、抖抖家居、聚家家、轻松住、包租喵等。不过,目前能搜索得到,并还在运营的仅剩轻松住和租立方。业内分析认为,“家居租赁”是一门慢生意,重资产运营、回报周期长,目前商业模式更多是围绕B端(初创企业、品牌公寓、房东等)来进行,大规模在C端(个人用户)推行仍有待时日。

“租房一族”催生共享家居

房子可以用来出租,家居商品也不例外。据了解,2017年共享经济盛行时,市场上就涌现出了一批共享家居APP,如租立方、Dome、抖抖家居、聚家家、轻松住、包租喵等,这些平台背后的本质都是“家居租赁”。

记者在“轻松住”APP上看到,用户可租赁家具、家电、饰品挂饰三类产品,还有按设计风格划分的套餐选择,产品按3个月起租,租金从几元到上百元不等。据了解,客户在APP上下单后,平台会提供免费的送货和保修,但要另收安装收拆卸费。比如一张1.5×2米的双人床需另收144元、一个双抽屉床头柜需另收30元。平台客服告诉记者,如果用户需提前退租,仍得缴纳完剩余租期的租金。

在深圳工作的胡小姐告诉记者,她和室友租了一套三室两厅房子,房东配备的家具很简陋,于是选择了在平台上租赁家具。“书桌、沙发、收纳柜等都可以租,租的时间越长会更优惠。”她说,自己共租了12件家具和家电,一年平均下来租金约400元/月。

租房周期短、消费观念改变等因素都为家居租赁带来了市场。家居租赁创业者陈忠(化名)告诉记者,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但因工作波动大、搬家处理麻烦等原因,就会产生家居租赁需求。此外,长租公寓、初创企业等B端也有庞大的市场需求。

艾媒咨询分析师刘杰豪认为,在消费观念不断改变的大背景下,人们对家居租赁的接受度会更高,对B端用户而言能够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对C端用户而言能满足其不断提升的品质需求,因此它并不是一种伪需求。宜家集团CEO JesperBrodin曾公开表示:“现在许多消费者频繁更换住所,但又不可能每次搬家后都买新家具,这是宜家决定试点家具租赁业务的原因之一。”

B端市场目前更有盈利可能

“共享家居商业模式的本质是租赁,向B端(主要是一些初创企业、品牌公寓、房东等)或C端用户(租房人群)提供家居租赁服务(配送、安装、售后等),以减少B端用户运营成本和满足C端用户品质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刘杰豪分析道。

据悉,在2017年共享经济最盛行之时,市场上曾涌现出一批共享家居APP,包括租立方、Dome、抖抖家居、聚家家、轻松住、包租喵等。不过,记者在APP Store搜索时却发现,上述共享家居APP除了轻松住、租立方可以搜索到在运营外,其他APP均无法搜到。记者观察发现,目前存活的共享家居APP多是面向B端,或通过B端来触及C端。

以“轻松住”为例,其目标客户为一二线城市的房东和租客,目前业务覆盖了广州、深圳、上海等9个城市。轻松住广州地区负责人张先生表示,平台通过长租公寓、公租房来获取C端用户资源。采用与工厂合作的模式,家电与品牌厂家、家具与ODM工厂,工厂负责送货、安装及维修。张先生还告诉记者,平台出租的产品都为全新,不会有二次租赁,回收后的产品会进入二手市场、翻新后转售,也会作为公益事业转赠给贫困地区。他透露,目前轻松住已和支付宝达成合作,部分用户可以免押金租赁,自2017年创立营收便达到800万~900万元,去年突破了3000万元营收,今年平台计划达到2亿~3亿元目标营收金额。

另一平台“租立方”创业初期在尝试C端业务三个月后,则转为解决B端用户的家具租赁需求。资料显示,“租立方”目前的客户画像主要为酒店、办公、长租公寓、个人房东等。运作模式上,“租立方”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定制相应家具,再由工厂制作后直接发货。用户租用完毕后,家具将被回收至厂家,进行翻新维修,然后投入下一轮租赁。

据了解,宜家的家具租赁业务于2019年2月才推出,最早在瑞士市场进行试点,以企业客户为主,推出包括办公桌椅在内的可供租赁产品,并将此模式推往瑞典市场。在荷兰市场,宜家则与当地的住房协会合作,推出月租30欧元(约人民币227元)的学生服务套餐,包括了床、书桌、餐桌和椅子在内的家具租赁服务。

在刘杰豪看来,家居租赁平台的运作属于重资产运营,当前更容易向B端发展。“B端用户注重成本和效率,第三方平台可以有效满足他们‘短、平、快’的需求。”连续创业者刘旷也认为,C端用户较为分散,需求还不稳定。“B端的家居租赁需求量较大,相比C端更有盈利可能。”

C端用户习惯有待养成

记者采访中获悉,目前直接面向C端租客的平台还较少,主要是零散的个人创业者,体量较小。陈忠就是其中的创业者之一,自2017年运营以来,生意并不如想象中红火。他向记者表示,目前月流水在几万元,一年的客户订单数在30单左右,租金定价一般是家居价值的1/10,按月起租。在他看来,平台面向C端是大趋势,但目前用户习惯还在养成,未来3~5年或迎来发展。

轻松住广州负责人张先生也认为,C端才是大趋势。“办公家具租赁通常是一年起租的长租期,但因为租家具多数为初创型公司,存在不稳定的高风险。且租赁的办公家具通常质量不怎么样,也只能是‘一次性租赁’,翻新、物流成本比买新家具还要高。”

据了解,家居租赁与共享单车等类似,盈利模式以租金为主,同时也面临着家居损坏、翻新、物流等成本问题。刘旷认为,由于搬运频率高,损坏率增加,要求运营方必须购置质量好的家居,并及时维护,同时租金和押金还不能设定过高,不然消费者不买单。

“对于第三方平台而言,涉及的环节多,盈利周期长,且对上游的家居厂商不具备议价能力,利润空间不高。高成本、低利润、资金链压力大都将增加其运营难度。”刘杰豪认为,目前家居租赁对C端用户而言并非刚需,用户习惯还有待养成。

一项50万的对外投资,因为沾了“诺奖得主”的光,让德尔未来近两个交易日连续涨停。本月19日,德尔未来披露公告称,子公司出资50万元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康斯坦丁博士及其团队共同投资成立了厦门英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英烯”),出资比例为10%。仅50万的对外投资金额,原本没达到披露标准,德尔未来却自愿进行了披露,这受到深交所质疑,昨日早间,深交所要求其说明主动披露是否为了炒作股价。

  携手诺奖得主收两涨停

  根据德尔未来的公告,厦门英烯注册资本500万,子公司烯成石墨烯以自有资金出资50万,出资比例为10%。而康斯坦丁博士以自有资金出资150万元,出资比例为30%。德尔未来表示,康斯坦丁博士是世界研究石墨烯的顶级科学家,在201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本次投资对公司未来发展新材料产业具有积极意义和推动作用。携手诺奖得主的消息对股价的提振可谓立竿见影。本月19日午间,德尔未来披露了这份公告。午后开盘迅速蹿上涨停。昨日,德尔未来股价继续收获涨停。

  但深交所都关注函随之而来。昨日,深交所在盘前要求德尔未来结合厦门英烯的拟开展业务,说明本轮投资对德尔未来营收的具体影响。同时,深交所直指德尔未来自愿披露这样的信息是不是为了炒作股价?

  “双主业”战略有名无实

  公开资料显示,德尔未来主营产品为地板。2015年,眼看新材料行业发展火爆,德尔未来便提出“双主业”战略,宣布切入新兴产业石墨烯领域。在这一年,德尔未来将证券简称“德尔家居”变更为“德尔未来”,相继增资参股镇江博昊科技、设立全资子公司苏州德尔石墨烯产业投资基金、收购烯成石墨烯等。然而4年时间过去,这一转型有名无实。2018年半年报显示,新材料行业占德尔未来营收仅有1.13%。

  部分收购形成的商誉还拖累了业绩。仅2015年对烯成石墨烯的收购,就形成了1.84亿元商誉。


  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有效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

感兴趣? 更多分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