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绘画的对象,
清风中摇曳的劲竹,
被认为是君子的象征。
独竹水能折,竹林风也脆。
很少能见到竹子单独一根成才,
基本都是成群成林,
却间隔得刚刚好。
远一点,不能互相支撑;
近一点,又会夺了养分。
让人不得不赞叹
自然的伟大和竹的高尚。
当初被迫三次搬家的刘禹锡
寻得一处空地,
建了一间陋室,
过着谈笑有鸿儒的日子,
周围也是摇曳的竹林。
或许就是因为相像,
才这么惺惺相惜。
他在《庭竹》里写道: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得空之时,
三两好友来赏一路竹林,
你便携一壶佳酿欣然而来。
你请我去看一世长安,
我便带一缕清风乘兴而至。
繁忙之间,我不扰,你不问。
我知你自在那方,
你晓我不会离开。
君子与君子,
正若竹与竹,
相互扶持,却从不互扰。
苏轼更是把君子与竹的
相互关系推到了极致: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道尽了多少人的内心。
窗外那侧,
望无边竹林,
风缓缓摇过叶,
云淡风轻阐述着虚怀若谷。
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有效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