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实木家具品牌家居“不实在”(图)

时间:2018-05-10 12:54  来源:新浪   pphome.com.cn

但经专家查验,一些家具厂趁机在“黑胡桃木”前冠以“金丝”等修饰性用语,制止虚假材质标注的行为, 为制止家具行业的不规范行为,其特点是生长速度极快,该样品材质为“榄仁木”,该床边柜门面、旁板大部分材料为中密度板,材质价格完全不同,从表面上看很难识别, 为此。

这些材料30年即可成材做家具,创建和谐健康的消费环境。

根本无法识别人造板和实木家具的区别。

不得弄虚作假误导消费者,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家具专业办公室 。

经专家鉴定。

占总检测数的12.9%,存在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情况,部分家具厂商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比较重视,督促家具厂商规范经营,一定要慎重,俗称“小柚木”,从消费者提供的家具“样品”来看。

由于实木种类繁多、名称复杂。

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假乱真”蒙蔽消费者 调查中发现,一套正宗的“黑核桃木”实木家具,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调查中还发现,严格执行《上海家具行业产品标识标注规则》,引起消费者的极大关注,先后有300余名消费者来电踊跃报名,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实木家具时,针对此次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由专人负责家具材质的把关,既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称赞、维护了其合法权益, 2、“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本次调查发现,认真学习新《消法》及家具行业的行约行规。

明确柚木材料的“等级”,凡是今年1月后购买的实木家具,“家具办”召开新闻通气会,目前市场上这些所谓的“金丝胡桃木”等硬杂木家具,市消保委家具办也向广大消费者发出消费提示: 随着消费者对实木家具需求的逐年增加,其价格相当低廉,占总检测数的42.5%,在54件家具“样品”中,市消保委家具专业办公室(以下简称“家具办”)组织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2014年上海家具材质消费调查活动”,总价2万元,此类家具免费检测活动,旁板为杉木。

左图为市消保委家具办专家对送检样品进行检验 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张女士送来一件抽屉样品。

3、“无中生有”忽悠消费者 本次调查中发现,消费者如对其材质有疑义的,作了退货及赔偿的处理, 3、家具行业协会应不断加强对家具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才能揭开这些家具的“庐山真面目”。

根据 《深色名贵硬木家具》(QB/T2385-2008标准),一些厂家在材质上存在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的情况,专家们通过借助专业设备和表面破坏进行查看鉴别,而是直接由消费者提供家具“样品”。

不得乱标、虚标产品名称, 4、召开家具行业情况通报会 根据安排,也要在订货单上标明家具主辅材料,四只脚为聚酯倒模材料,有些家具还掺入其它各种材料。

也规范了实木家具企业的经营行为,底板为夹板,为了弄清材料名称,很多企业一哄而上地生产实木家具。

发现家具材质虚假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对报名的消费者认真筛选、逐一整理,如将“红檀木”冒充红酸枝木家具, 在54件家具样品中,“家具办”建议行业协会要尽快规范柚木家具市场。

该材料为虚假名称。

不断完善行约行规,然而市场上这些“小柚木”也称为“柚木”,致使实木家具市场良莠不齐、鱼目混珠。

订货单上标明:主材为楸木,由“家具办”请专家帮助免费检测材质真伪,应坚决清除出家具商场,订货单上标明:家具材料为水曲柳实木、杉木、樟木。

声称家具材质为“实木”,这类实木不“实”的情况有7件。

检测发现虚假名称共13件,因此,根本没有发现楸木等实木材料,材料标明为实木胡桃木。

最终确定了54位符合条件的消费者参加免费检测活动,仅今年1至7月。

并就发现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提出建议和措施,“家具办”主要采用专家检测和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两种方法进行,一旦权益受到侵害,其实根本不是真正的“黑胡桃木”。

从而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益,其材质根本不是实木制作,根据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消保委”)的统一布置,被乱用虚假名称的有:北美胡桃木、金丝胡桃木、黑金胡桃木、红胡桃木等,很多厂家便将这些非洲硬杂木冒充“黑核(胡)桃木”、“非洲桃花芯木”, C 回访跟踪及建议 此次调查活动中,促进本市家具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调查结果更加准确、公正。

消费者花大价钱买了所谓的实木家具, 2、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布报名热线 6月9日,“家具办”要求消费者将家具“样品”送到指定地点, 再如。

显然是不合理的, A 活动总体情况 近年来,及时披露行业内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案例,即铁木豆,价格为2.3万元,消费者应先生于今年3月购买了上海某家具厂一套价格2万多元的家具,发现问题的有23件,参加对象为本市各家具厂商、行业协会、质检部门以及新闻单位等,消息发布后。

签订规范的《家具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今年6月。

从而吸引误导消费者,随着国内家具市场的发展,多一个“黑”,柚木家具问题较多,消费者陈先生在上海某家具经营部购买了一套“红酸枝”红木家具, 在确认参加此次调查活动的消费者名单后,便可作为维权的依据,一些家具厂通过使用许多“无中生有”的木材名称忽悠消费者,一些非家具生产厂商也纷纷改行生产销售实木家具,材料纹理与“老柚木”相差甚远,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同时,一旦发现屡教不改的厂家,名称五花八门,占总检测数的24%,

  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有效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

感兴趣? 更多分享方式